华北制药企业集团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的几点做法
浏览:2060次 发表于:2010-09-20 08:05:30
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整体搬迁为契机,按照“突出主业、精于辅业、改善相关产业”的总方针,论证和优选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具有集约规模和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项目,用项目的高水平实施,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合理布局。
一是按照“五个一批”思路,紧跟疾病谱变化和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瞄准生物医药、中药产业化、抗生素原创产品等高端领域,加速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产品,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附加值的现代医药产品体系。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青类抗生素和维生素保健品、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等非青类产业链的整合重组,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以重组和新园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整合生产要素,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全力打造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完成优势主导产业和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重点项目建设,整合形成6~8个分工明确、优势突出、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链式专业化公司,实现集约化管库、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完成拥有新体制、具备新优势、承载新希望的现代新型制药企业的历史转变。 是
二 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通过技改扩能做大一批、精深加工延伸一批、成果转化投放一批、兼并重组扩张一批,形成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具有集约规模和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题词产品结构。
一是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发展策略,对接“中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聚集市场需求,力争研发出3~5个在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强势产品,拥有30~50个通过国际认证的优质品种。二是重点发展普药、新药、专利药,培育出一批以核心技术凸显疗效、质量安全可靠、深受消费者信赖、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三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完善内部研发体系的基础上,依托自身创新优势,加快新产品研发,力争使1~2个产品具备产业化条件;另一个方面要贯彻“走出去”的工作思路,要优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研发机构,缔造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前沿技术、先进理念和优秀人才,巩固和提升核心产品竞争优势,培育新兴战略产品,迅速壮大企业综合实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企业与国内外最前沿医药研发单位的紧密结合,加速最新医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实施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举,形成新产品研发、储备、制造的良性循环,构建开放、有效、与时俱进的医药产品新格局。
三 高端对标,奋力赶超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借助对标活动,在集团公司各经营层级以“比(行业对比)、学(标杆学习)、赶(寻找差距、追赶目标)、超(追求卓越)、立(创立行业优秀标准)”的精神积极行动,通过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对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战略对标、思想对标、管理对标、技术对标、产品对标、销售对标服务对标等,尽快大幅度地缩小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的差距,切实改善华药各经营层级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新形势。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