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与结构防水

浏览:1967次 发表于:2009-09-09 10:00:30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防水设计与施工占有重要位置,尽管防水费用占建筑总投资不多,但它涉及建设单位和住宅居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在从事抗裂防渗新型无机材料和应用技术科研开发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防水材料的选择与设计由建筑师负责,承建单位按设计图纸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只重视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忽视结构自防水,而防水质量多寄托于结构外表那层防水“外衣”,当验收合格,保修期满就完事大吉。至于防水耐久性问题,就留给建设方自行解决。

    由于建筑师不大懂结构自防水设计,很少考虑结构防水问题;而结构工程师只考虑结构设计,即使考虑了结构自防水,又怕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认为搞外防水保险,造成建筑防水与结构防水的矛盾现象。事实上许多建筑即使搞了外防水卷材或涂料,但短则1-2年,长则3-6年,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原因主要是专业防水施工队伍素质差,缺乏技术培训,责任心不强,防水施工多以不懂防水技术的非专业工种或农民工承担,这是人为与技术因素;另一方面,即使我国有机防水材料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这种材料存在老化失效问题,这就涉及防水耐久性的根本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提出了以结构防水为主,建筑防水为辅的设计新思想。

    钢筋混凝土结构既能承重又能防水,称结构自防水。我国先后开发了级配集料防水混凝土,富砂浆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试图通过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来解决自防水问题。但由于普通混凝土存在收缩开裂的致命弱点,往往达不到整体防水的效果,因而对它失去信心。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结构防水技术关系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研究表明,一般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可达S6-S12,加入防水剂后,其抗渗标号会更高。我们认为达不到整体防水效果,症结不在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渗等级,而在于能否抗裂,混凝土不裂或把裂缝控制在无害程度(宽度小于0.lmm)范围内,整体防水才能得到保证。结构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国内外统计,荷载裂缝占20%,而胀缩、徐变和不均匀沉降等变形裂缝占60%。施工问题占20%荷载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应由设计者解决,施工不周出现的裂缝应由施工管理人员解决,余下是材料问题。众所周知,普通混凝土和掺入各种防水剂的混凝土,只能解决抗渗问题。由于水泥混凝土硬化后的干缩和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差收缩,是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水泥收缩开裂的难题,我国研制成功了补偿混凝土收缩的一系列膨胀水泥和膨胀剂。以U型膨胀剂(UEA)为例,在水泥中内掺(等量取代水泥)10%-12%UEA,可拌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可在结构中建立0. 2-0. 7MPa的预压应力,从而抵消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使结构不产生收缩裂缝。无裂缝就不渗漏,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大于S20,比普通防水混凝土高1~2级。其他物理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施工无特殊要求。这种把抗裂与防渗功能结合起来的新材料,是我国结构自防水技术的重大突破。

    1992年建设部把《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工法》批准为国家级工法(编号YJGF22-92),这是我国结构自防水技术的重大发展。

    大多设计者已认识到结构自防水的重要性,愿意在防水设计上采用,但少数设计者担心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然而搞外防水施工也存在这一问题,而且隐蔽性很大。结构自防水质量主要决定于原材料的选择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从外观检查是否有蜂窝孔洞或裂缝,可立即修补完好。一般施工后一年不渗漏即可认为不渗水,耐久性在百年以上。

    我们提出以下防水技术新概念:以结构防水为主,补偿混凝土收缩,抗裂比抗渗更重要,这是治本的防水技术路线。以建筑防水为辅,即按我国防水等级标准,对于特别重要或特殊建筑物的防水工程,则采取二道或三道防水设计。但建筑防水不能代替结构防水,而结构防水以补偿收缩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配以精密的设计和认真的施工。结构防水与建筑防水并用,互为补充,根据不同防水等级和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地下室、浴厕所、隧道和水工结构,应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建筑防水为辅;对于温差影响较大的屋面,以建筑防水为主,结构防水为辅,或二者相结合。



友情链接

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防腐蚀论坛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国家石油和化工网中国石油腐蚀网
地址:石家庄市新石中路375号金石大厦818室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643号 冀ICP备12013063号  邮编:050051 电话:0311-68073978/68073976
E-mail:hbffbw@163.com 网址:http://www.hbffb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