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吴锦荣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室温下能快速修复的玻璃态超支化聚氨酯(UGPU)。玻璃态高分子的分子堆砌密度大和分子链运动被冻结网络,很难实现常温自修复。尽管,近年玻璃态自修复的高分子材料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较低的力学性能、复杂的修复方法和冗长的修复时间使其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偶联单体法反应得到了具有无环杂原子链和超支化结构的聚氨酯材料。这种独特的分子结构将超支化聚合物的高分子运动性与聚氨酯的多重氢键相结合,构成了基于脲键、氨基甲酸酯键和支化末端羟基的高密度氢键网络。UGPU的拉伸强度高达70 MPa,储能模量2.5 GPa,玻璃化转变温度远高于室温(53 ℃),因此,UGPU是一种刚性的透明玻璃态塑料。
UGPU具有优异自修复能力,其在受压下可以实现玻璃态自修复。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极其微量的水分(16 μg/mm2)作用于UGPU的断面,即可以显著加速修复速度(图2),使UGPU在一分钟内恢复26.4 MPa的抗拉强度和超过80%的杨氏模量,这创下了自修复材料的历史记录。而且修复后的样品可抵抗10 MPa的蠕变测试,足以满足结构件受损后快速修复并继续服役的应用需求。